豹肉
《中药大辞典》豹肉
拼音 | Bào Ròu |
出处 | 《别录》 |
来源 | 为猫科动物豹的肉。 |
性味 | 甘酸,温。
①《别录》:"味酸,平,无毒。" 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酸,温,无毒。" ③《日华子本草》:"微毒。" ④《医林纂要》:"甘,温。" |
功能主治 | ①《别录》:"主安五脏,补绝伤,益气。" ②《千金·食治》:"宜肾。" ③《食疗本草》:"补益人,食之令人强筋骨,能耐寒暑。"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豹肉
拼音 | Bào Ròu |
英文名 | Jackal as food |
出处 | 出自《名医别录》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猫科动物金钱豹、云豹、雪豹的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1.Panthera pardus Linnaeus2.Neofelis mebulosa(Griffith)[Telis nebulosa Griffith]3.Uncia uncia Schreber[Panthera uncia Schreber;Felis uncia Schreber] |
原形态 | 1.金钱豹,形似虎、比虎小。长1-1.5m,重达50kg。体格强健,四肢粗壮,前肢较后肢略宽大,前足5趾,后足4趾。跖行性,趾端具锐利而弯曲的硬爪,能伸缩。头圆耳短。夏毛棕黄色,冬毛黄色,背部较深。头面部具小而密的黑斑,并延伸至颈部及体背,于体背及体侧形成黑环圈,形如钱,故称金钱豹。颈下、胸部、腹部、四肢内侧均为白色,黑斑稀少。四肢外侧具黑褐色斑点,尾上亦有大小不等的黑斑,尾尖黑色。 2.云豹,体形小,长75-110cm,尾长70-92cm,重15-20kg。四肢较短,尾长超过体长之半。背毛灰黄色或黄色,具不规则的块状黑斑纹,宛如云朵,故称云豹。颈部有密集小黑斑点,眼周有不完全的辚环,眼后有一明显的纵走黑纹,颈背4条黑纹,中间2条止于肩部,外侧两条粗,延伸至尾基部。四肢黄色具长形黑斑。尾色同背部,末端有数个非整环形的黑环,尾端黑色。 3.雪豹,体如金钱豹而较小,长1-1.2m,重30-50kg,尾长近1m。头小而圆,具小而密的黑斑。全身毛灰白色具布满黑色环斑,越往体后黑环越大。耳背灰白色,边缘黑色。胡须黑白相间。尾基部有大块黑斑,尾端黑色。前足5趾,后足4趾。前足比后足宽大。趾端具角质硬爪,略弯,尖端锋利。冬、夏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1.栖息于山区森林及丘陵地带。有固定之巢穴。独行,夜行必动物。性凶猛,跳跃力强,善爬树。主要以食草动物为食,如羊、鹿、兔等。 2.生活于热带、亚热带丛林和常绿林中较高林带亦有。极善爬树,多在树上活动。夜行性,肉食,性孤僻,凶猛,但一般不伤人。 3.生活于高山,性凶猛。夜行性动物。居岩洞之中多成对居住。以野羊、岩羊为食,亦食鹿科动物及其他小型有蹄类动物。 资源分布:1.分布于黑龙江、吉林、河北、山西 、陕西、青海、安徽、浙江、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广西、贵州、云南西藏等地。 2.分布于陕西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台湾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等地。 3.分布于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新疆、四川、西藏等地。 |
性味 | 味甘;酸;性温 |
归经 | 肝;肾;胆经 |
功能主治 | 补五脏;益气血;强筋骨。主气虚体弱;筋骨痿软;胆怯神衰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煮食,适量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
《新修本草》:兽中 >> 豹肉
味酸,平,无毒。主安五脏,补绝伤,轻身益气,久服利人。
豹至稀有,为用亦鲜,唯尾可贵。
〔谨案〕阴阳神豹尾,及车驾卤簿豹尾,名可尊敬。
真豹尾有何可贵,未识陶据奚理也。
《本草衍义》:卷十六 >> 豹肉
毛赤黄,其纹黑如钱而中空,比比相次。此兽猛捷过虎,故能安五脏,补绝伤,轻身。又有土豹,毛更无纹,色亦不赤,其形亦小。此各自有种,非能变为虎也,圣人假喻而已。恐医家未喻,故书之。
《饮食须知》:兽类 >> 豹肉
味酸,性微温。正月勿食,伤神损寿。豹肉令人志性粗豪,食之便觉,少顷消化乃定,久食亦然。豹脂合生发药,朝涂暮生。广西南界有 腊虫,食死人尸,不可驱逐,以豹皮覆之,则畏而不来。
《证类本草》:豹肉
(豹肉_图缺)
味酸,平,无毒。主安五脏,补绝伤,轻身益气。久服利人。
陶隐居云∶豹至稀有,为用亦鲜,唯尾可贵。唐本注云∶阴阳神豹尾及车驾卤薄豹尾,名可尊重。真豹尾有何可贵,未审陶据奚理。今按陈藏器本草云∶豹,主鬼魅神邪,取鼻和狐鼻煮服之,亦主狐魅也。臣禹锡等谨按孟诜云∶肉,食之令人志性粗,多时消即定。久食令人耐寒暑。脂,可合生发膏,朝涂暮生。头骨,烧灰淋汁,去白屑。日华子云∶肉,微毒。壮筋骨,强志气,令人猛健。
图经曰∶豹肉,《本经》不载所出州土,今河、洛、唐、郢间或有之。头骨,烧灰沐头,去风屑。脂,可合生发药,朝涂而暮生。谨按豹有数种,有赤豹,《诗》云∶赤豹,黄罴。
陆机疏云∶尾赤而纹黑,谓之赤豹。有玄豹,《山海经》云∶幽都之山,有玄虎、玄豹。有白豹,《尔雅》云∶貘(音与貊同),白豹。郭璞注云∶似熊,小头痹脚,黑白驳,能舐食铜铁及竹。骨节强直,中实少髓。皮辟湿,人寝其皮,可以驱温疠,或曰∶豹,白色者,别名貘。唐世多画貘作屏,白居易有赞序之。不知入药果用何类?古今医方∶鲜有用者。今黔、蜀中时有貘,象鼻犀目,牛尾虎足。土人鼎釜,多为所食,颇为山居之患,亦捕以为药。其齿、骨极坚,以刀斧椎 铁皆碎,落火亦不能烧。人得之诈为佛牙、佛骨,以诳俚俗。
食疗补益人。食之令人强筋骨,志性粗疏。食之即觉也,少时消即定。久食之,终令人意气衍义曰∶豹肉,毛赤黄,其纹黑如钱而中空,比比相次。此兽猛捷过虎,故能安五脏,补绝,轻身。又有土豹,毛更无纹,色亦不赤,其形亦小。此各自有种,非能变为虎也;圣人假喻而已。恐医家未喻,故书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