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药材 > 菝葜叶

菝葜叶

《中药大辞典》菝葜叶

拼音 Bá Qiā Yè
出处 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菝葜叶片
原形态 植物形态详"菝葜"条。
化学成分 叶含芸香甙。
性味 《履巉岩本草》:"温,无毒。"
功能主治 治风肿,疮疖,肿毒,臁疮,烫伤。
①《日华子本草》:"治风肿,止痛。扑损、恶疮,以盐涂敷。"
②《本草图经》:"酿酒,治风毒,脚弱,痹满上气。"
③《四川中药志》:"治臁疮。"
用法用量 内服:浸酒。外用: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复方 治诸般恶毒,疮疖肿毒:金刚藤,每用一叶,贴疮上,候清水出为度,未瘥再用。(《履巉岩本草》)
临床应用 治疗烫伤:采用新鲜菝葜叶(落地及枯死的不用),放入锅内烘干,研成粉末,过筛,用适量麻油调匀。每日涂伤面2~3次。治疗5例,除1例因合并感染,经19天治愈出院外,其余4例均在3~7天治愈,且不需用镇痛药物。另据9例治疗结果,发现菝葜叶糊剂除有明显止痛作用外,收敛作用亦较强,并能控制感染。涂药24小时后,Ⅰ度创面红晕消退;浅Ⅱ度和深度创面在48小时后水泡内液体逐渐吸收干燥,水泡表皮发生皱纹,水泡下新上皮生长。9例中除1例因未清创,愈合时间较长外,其余均在七天内痊愈,并无瘢痕。
摘录 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菝葜叶

拼音 Bá Qiā Yè
英文名 Leaf of Chinaroot Greenbrier
出处 出自《日华子本草》
来源 药材基源:为百合科植物菝葜的叶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milax china L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 菝葜,攀缘状灌木。高1-3m。疏生刺。根茎粗厚,坚硬,为不规则的块根,粗2-3cm。叶互生;叶柄长5-15mm,约占全长的1/3-1/2,具宽0.5-1mm的狭鞘,几科都有卷须,少有例外,脱落点位于靠近卷须处;叶片薄革质或坚纸质,卵圆形或圆形、椭圆形,长3-10cm,宽1.5-5(-10)cm,基部宽楔形至心形,下面淡绿色,较少苍白色,有时具粉霜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;伞形花序生于叶尚幼嫩的小枝上,具十几朵或更多的花,常呈球形;总花梗长1-2cm,花序托稍膨大,近球形,较少稍延长,具小苞片;花绿黄色,外轮花被片3,长圆形,长3.5-4.5mm,宽1.5-2mm,内轮花被片,稍狭。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2/3,花药比花丝稍宽,常弯曲;雌花与雄花大小相似,有6枚退化雄蕊。浆果直径6-15mm,熟时红色,有粉霜。花期2-5月,果期9-11月。
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2000m以下的林下灌木丛中、路旁、河谷或山坡上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化东、中南、西南、及台湾等地。
化学成分 叶含茎香甙。
性味 甘;性平
功能主治 祛风;利湿;解毒。主风肿;疮疖;肿毒;臁疮;烧烫伤;蜈蚣咬伤
用法用量 外用:适量,捣敷,或研末调敷;或煎水洗。内服:煎汤,15-30g;或浸酒。
复方 治诸般恶毒,疮疖肿毒: 金刚藤,每用一叶,贴疮上,候清水出为度,未瘥再用。(《履巉岩本草》)
各家论述 1.《日华子本草》:治风脚,止痛。扑损、恶疮,以盐涂敷。
2.《本草图经》:酿酒,治风毒,脚弱,痹满上气。
3.《四川中药志》:治臁疮。
临床应用 治疗烫伤。采用新鲜菝葜叶(落地及枯死的不用),放入锅内烘干,研成粉末,过筛,用适量麻油调匀。每日涂伤面2-3次。治疗5例,除 1例因合并感染,经19天治愈出院外,其余4例均在3-7天治愈,且不需用镇痛药物。另据9例治疗结果,发现菝葜叶糊剂除有明显止痛作用外,收敛作用亦较强,并能控制感染。涂药24小时后,Ⅰ度创面红晕消退;浅Ⅱ度和深度创面在48小时后水泡内液体逐渐吸收干燥,水泡表皮发生皱纹,水泡下新上皮生长。9例中除 1例因未清创,愈合时间较长外,其余均在七天内痊愈,并无瘢痕。
摘录 《中华本草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