飞龙掌血叶
《中药大辞典》飞龙掌血叶
拼音 | 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 |
出处 | 《贵州民药物》 |
来源 | 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的叶片。全年可采。 |
功能主治 | ①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"治刀伤出血,捣烂敷。" ②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"治疖肿疮毒,飞龙掌血叶捣烂外敷。"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飞龙掌血叶
拼音 | Fēi Lónɡ Zhǎnɡ Xuè Yè |
英文名 | Leaf of Asiatic Toddalia |
出处 | 出自《贵州民间药物》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芸香科植物飞龙掌血Toddalia asiatica (L.)Lam.的叶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Toddalia asiatica (L.)Lam.[Paullinia asiatica L.] 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收,鲜用。 |
原形态 | 龙飞掌血 木质蔓生藤本。枝与分枝常有向下弯曲的皮刺;老枝褐色,幼枝淡绿色或黄绿色,常被有褐锈色的短柔毛和白色圆形皮孔。 三出复叶互生;总叶柄长3-5cm;小叶无柄;小叶片革质,倒卵形、倒卵状长圆形或为长圆形,长3.5-9cm,宽1.5-3.5cm,先端急尖或微尖而钝头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钝锯齿,齿缝及叶片都有透明腺点,两面无毛。花单性,白色至淡黄色;萼片同花瓣均为4-5;雄花常排成腋生的圆锥状聚伞花序,雄蕊4-5,花瓣长约3mm;雌花比雄花稍大,不育雄蕊4-5,长不及雌蕊的1/2,子房上位,近圆球形,被毛,3-5室,每室有上下叠生的胚珠2颗。核果近球形,直径8-10mm。橙黄色至朱红色,有深色腺点,果皮肉质,表面有3-5条微凸起的肋纹。种子肾形,黑色,有光泽。花期10-12月,果期12月至翌年2月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、路旁、灌丛或疏林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西南及陕西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海南、广西等地。 |
化学成分 | 见飞龙掌血条。 |
药理作用 | 见飞龙掌血条。 |
性味 | 辛;微苦;性温 |
归经 | 心;肺经 |
功能主治 | 散瘀止血;消肿解毒。主刀伤出血;疮疖肿毒;毒蛇咬伤 |
用法用量 | 外敷患处。 |
各家论述 | 1.《贵州民间药物》:治刀伤出血,捣烂敷。 2.广州部队《常用中草药手册》:治疖肿疮毒,飞龙掌血叶捣烂外敷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