莱菔
《中药大辞典》莱菔
拼音 | Lái Fú |
别名 | 荚、芦萉(《尔雅》),芦菔、荠根(《说文》),罗服(《潜夫论》),萝瓝(《汉书》晋灼注),雹葖(《经典释文》),紫菘(《唐本草》,萝卜(孟诜),紫花菘、温菘、萝苗、楚菘、秦菘(《本草图经》),土酥(《蔬食谱》),葖子(《癸辛杂识》),萝白(《广州植物志》)。 |
出处 | 《唐本草》 |
来源 |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。冬季挖取鲜根,去茎叶,洗净。 |
原形态 | 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,高可达1米。根肥厚,肉质、大小、色泽、形状不一。茎租壮,具纵纹及沟,有分枝,多少有白霜。根生叶丛生,成琴形羽状分裂,长达30厘米,疏生祖毛;茎下部叶琴形羽状分裂,长12~24厘米,顶端裂片最大,先端钝,两侧裂片4~6对,沿叶轴对生或互生,三角状卵形,愈向下裂片愈小,先端锐,边缘钝齿状或牙齿状;茎上部的叶渐小,叶片矩圆形,长3~5厘米,宽1~1.5厘米,先端短尖,边缘有浅锯齿或近于全缘;基部具短柄或近无柄。总状花序生于分枝顶端;萼片4,线状长椭圆形,绿色,外面带淡紫色;花瓣4,倒卵状楔形,具长爪,白色,淡紫色或粉红色3雄蕊4强;雌蕊1,子房细圆柱形。长角果圆柱形,肉质,在种子处稍向内缢缩,先端具较长的尖喙。种子呈卵圆形而微扁,直径约3毫米,红褐色。花期3~6月。果期5~8月。 |
生境分部 | 全国各地普遍栽培。 |
化学成分 | 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、蔗糖和果糖。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、咖啡酸、阿魏酸、苯丙酮酸、龙胆酸、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。鲜根含甲硫醇7.75毫克%、维生素C近20毫克%,因不含草酸,是钙的良好来源。含锰0.41毫克%,硼约7毫克%(干重)。又含莱菔甙。 |
药理作用 | 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,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;有血清时,活力降低一半;亦能抗真菌。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克/公斤或腹腔注射2克/公斤,皆无毒性,对兔皮下注射1克/公斤仅有轻微、短暂之毒性反应。另据报告,根捣碎后,榨取之汁液,可防止胆石形成而应用于胆石症。 |
性味 | 辛甘,凉,
①《别录》:"味苦,温,无毒。" ②《唐本草》:"味辛甘,温,无毒。" ③孟诜:"冷。" ④《本草经巯》:"生者味辛,性冷;熟者味甘,温平。" |
归经 | 入肺、胃经,
①《滇南本草》:"入脾、肺二经。" ②《纲目》:"入太阴、阳明、少阳气分。" ③《本草经巯》:"手足太阴、阳明经。" ④《本草再新》:"入心、肺二经。" |
功能主治 | 消积滞,化痰热,下气,宽中,解毒。治食积胀满,痰嗽失音,吐血,衄血,消渴,痢疾,偏正头痛。
①《别录》:"主利五脏,益气。" ②《唐本草》:"散服及炮煮服食,大下气,消谷,去痰癖;生捣汁服,主消渴。" ③孟诜:"甚利关节,除五脏中风,练五脏中恶气。" ④《四声本草》:"凡人饮食过度,生嚼咽之便消,亦主肺嗽吐血。" ⑤《食性本草》:"行风气,去邪热气。""花:明目。" ⑥《日华子本草》:"能消痰止咳;治肺痿吐血;温中,补不足,治劳瘦咳嗽,和羊肉、鲫鱼煮食之。" ⑦《日用本草》:"宽胸膈,利大小便。熟食之,化痰消谷;生啖之,止渴宽中。" ⑧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"生捣服,治噤口痢。" ⑨《本草会编》:"杀鱼腥气,治豆腐积。" ⑩《纲目》:"主吞酸,化积滞,解酒毒,散瘀血,甚效。末服治五淋;丸服治白浊;煎汤洗脚气;饮汁治下痢及失音,并烟熏欲死;生捣涂打扑、汤火伤。" ⑾《本草求真》:"解附子毒。" ⑿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"治咳嗽失音,咽喉诸病;解煤毒、茄子毒。熟者下气和中,补脾运食,生津液,御风寒,已带浊,泽胎养血。"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捣汁饮,1~3两;煎汤或煮食。外用:捣敷或捣汁滴鼻。 |
注意 | ①《本草衍义》:"莱菔根,服地黄、何首乌人食之,则令人髭发白。" ②《本经逢原》:"脾胃虚寒,食不化者勿食。" |
复方 | ①治食物作酸:萝卜生嚼数片,或生菜嚼之亦佳。干者、熟者、盐腌者,及人胃冷者,皆不效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
②治翻胃吐食:萝卜捶碎,蜜煎,细细嚼咽。(《普济方》) ③治结核性、粘连性肠梗阻,机械性肠梗阻:白萝卜一斤,切片,加水1000毫升,煎至500毫升。每日一剂,一次服完。(内蒙古(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 ④治失音不语:萝卜生捣汁,入姜汁同服。(《普济方》) ⑤治痰热喉闭:萝卜汁和皂角浆,吐之。(《普济方》) ⑥治鼻衄不止:萝卜(捣汁)半盏,入酒少许,热服,并以汁注鼻中皆良。或以酒煎沸,入萝卜再煎饮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 ⑦治肺结核咯血:红色大萝卜二斤,加水300毫升,煎到100毫升时,除去残渣,再加入明矾三钱,蜂蜜三两。每日三次,早晚空腹服用,每次60毫升。(《中国防痨》(2):90,1960) ⑧治消渴口干:萝卜绞汁一升,饮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 ⑨治诸热痢、血痢及荆后大肠里痛:萝卜,截碎,研细,滤清汁一小盏,蜜水相拌一盏,同煎。早午食前服,日晡以米饮下黄连阿胶丸百粒。无萝卜以萝卜子代之。(《普济方》) ⑩治酒疾下血,旬日不止:生萝卜,拣稍大圆实者二十枚,留上青叶寸余,及下根,用瓷瓶取井水煮令十分烂热,姜米,淡醋,空心任意食之。用银器重汤煮尤佳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萝卜菜) ⑾治偏正头痛:生萝卜汁一蚬壳,仰卧,随左右注鼻中。(《如宜方》) ⑿治汤火伤灼,花火伤肌:生萝卜捣涂之,子亦可。(《圣济总录》) ⒀治打扑血聚,皮不破者:萝卜或叶捣封之。(《纲目》) ⒁治满口烂疮:萝卜自然汁频漱去涎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 ⒂治诸淋疼痛不可忍,及砂石淋:大萝卜切作一指厚四、五片,用好白蜜淹少时,安铁铲上,慢火炙干,又蘸又炙,取尽一,二两蜜,反复炙令香熟,不可焦,候冷细嚼,以盐汤送下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瞑眩膏) ⒃治脚气走痛:萝卜煎汤洗之,仍以萝卜晒干为末,铺袜内。(《圣济总录》) |
各家论述 | ①《本草图经》:"莱菔,功用亦同(芜菁),然力猛,更出其右,断下方亦用其根,烧熟入药。" ②《本草衍义》:"莱菔根,世皆言草木中惟此下气速者,为其辛也,不然。如生姜、芥子又辛也,何止能散而已?莱菔辛而又甘,故能散缓而又下气速也。散气用生姜,下气用莱菔。" ③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"莱菔根,《本草》言其下气速,往往见人食之多者,停滞成溢饮病,以其甘多而辛少也。" ④《纲目》:"莱菔,根、叶同功,生食升气,熟食降气。苏,寇二氏止言其下气速,孙真人言久食涩营卫,亦不知其生则噫气,熟则泄气,升降之不同也。大抵入太阴、阳明、少阳气分,故所主皆肺、脾、肠、胃、三焦之病。李九华云:莱菔多食渗入血。则其白人髭发,盖亦由此,非独因其下气涩营卫也。" ⑤《本草经疏》:"莱菔根,《本经》下气消谷,去痰癖,肥健人,及温中补不足,宽胸膈,利大小便,化痰消导者,煮熟之用也;止消渴,制面毒,行风气,去邪热气,治肺痿吐血,肺热痰嗽下痢者,生食之用也。" |
临床应用 |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:将萝卜用水洗净,以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,每次取1~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,一端系以长线,作阴道塞剂。上药时先用1/5000过锰酸钾液冲洗外阴及阴道,拭干后,将萝卜泥纱布卷放入阴道内,线头露于阴道外。每天1次。共治68例,治愈62例。一般在用药后2~3天外阴痒感、热感、下腹重感或疼痛均消失,分泌物由脓性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;治疗5~10次后阴道粘膜充血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。连续上药4~7次后,涂片检查滴虫阴性。治程中未见副作用。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莱菔
拼音 | Lái Fú |
英文名 | Radish root |
别名 | 葖、芦萉、芦菔、荠根、紫花菘、温菘、苞葖、紫菘、萝卜、萝葍、楚菘、秦菘、菜头、地灯笼、寿星头 |
出处 | 出自《唐本草》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鲜根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aphanus sativus L. 采收和储藏:秋、冬季采挖鲜根,除去茎叶,洗净。 |
原形态 | 莱菔,一年生或二年生直立草本,高30-100cm。直根,肉质,长圆形、球形或圆锥形,外皮绿色、白色或红色。茎分枝,无毛,稍具粉霜。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,长8-30cm,宽3-5cm,顶裂片卵形,侧裂片4-6对,长圆形,有钝齿,疏生粗毛;上部叶长圆形,有锯齿或近全缘。总状花骗子顶生或腋生;萼片长圆形;花瓣4,白色、紫色或粉红色,直径1.5-2cm,倒卵形,长1-1.5mm,具紫纹,下部有长5mm的爪;雄蕊6,4长2短;雌蕊1,子房钻状,柱头柱状。长角果圆柱形,长3-6cm,在种子间处缢缩,形成海绵质横膈,先端有喙长1-1.5mm;种子1-6颗,卵形,微扁,长约3mm,红棕色,并有细网纹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 |
生境分部 | 原产我国,全国各地均有栽培,且有大量的栽培品种。 |
栽培 | 生物学特性,适应性较强,分布较广,全国均可栽培。以沙质壤土栽培为宜,前作以大豆、水稻、玉米为宜,不宜选用十字花科作物地。 栽培技术,种子繁殖,在整好的地上作为高哇,作畦方式,因品种、土质、地势与当地气假条件不同而异。8-9月播种,大型萝卜行株距50cm×60cm或20cm×15cm,小型萝卜6cm×3cm,穴播或条播。播后覆土,稍加镇压,如干旱天气应立即浇水。温度在20-25℃时,10天左右出苗。 田间管理,出苗后及时间苗,拔除病苗、弱苗、畸形苗。破白前要少浇水蹲苗,以抑制浅根生长,使直根深入土层,从破白至露肩是叶部生长盛期,需水量渐多。遇雨水多时要排除积水。施肥,前期施面肥,中期可穴施或沟施,肥料不宜太浓或浇在根部,亦不宜施用过晚,以免引起肉质根黑箍、品质变劣或破裂或生苦味。中耕除草每月1-2次,结合培土,生长后期需摘老叶,以利通风。 病虫害防治,软腐病、白斑病黑斑病、花叶病毒病,可用50%代森锌500倍液或80%代森锌800倍液或50%代森铵1000倍液喷射。软腐病亦可用1×10(-4)的链霉素喷治或用敌克松原粉500-1000倍液浇灌根部。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鲜根肉质,圆柱形、圆锥形或圆球形,有的具分叉,大小差异较大。表面红色、紫红色、绿色、白色或粉红色与白色间有,顶端有残留叶柄基。质脆,富含水分,断面类白色、浅绿色或紫红色,形成层环明显,皮部色深,木质部占大部分,可见点状放射状纹理。气微,味甘、淡或辣。 |
化学成分 | 根含糖分主要是葡萄糖、蔗糖和果糖。各部分还测得香豆酸、咖啡酸、阿魏酸(Ferulic acid)、苯丙酮酸、龙胆酸(Gentisic acid)、羟基苯甲酸和多种氨基酸。鲜根含甲硫醇7.75mg%、维生素C近20mg%,因不含草酸,是钙的良好来源。含锰0.41mg%,硼约7mg%(干重)。又含莱菔甙(Raphanusin)。 |
药理作用 | 醇提取物有抗菌作用,特别是对革兰氏阳性细菌较敏感;有血清时,活力降低一半;亦能抗真菌。莱菔根中的酸性物质对小鼠皮下注射3g/kg或腹腔注射2g/kg,皆无毒性,对兔皮下注射1g/kg仅有轻微、短暂之毒性反应。另据报告,根捣碎后,榨取之汁液,可防止胆石形成而应用于胆石症。 |
性味 | 味辛;甘;性凉;熟者味甘;性平 |
归经 | 脾;胃;肺;大肠经 |
功能主治 | 消食;下气;化痰;止血;解渴;利尿。主消化不良;食积胀满;吞酸;腹泻;痢疾;痰热咳嗽;咽喉不利;咳血;吐血衄血;便血;消渴;淋浊;外治疮疡;损伤瘀肿;烫伤及冻疮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生食、捣汁馀,30-100g;或煎汤、者食。外用:适量,捣敷、捣汁涂、滴鼻、煎水洗。 |
复方 | ①治食物作酸:萝卜生嚼数片,或生菜嚼之亦佳。干者、熟者、盐腌者,及人胃冷者,皆不效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③治翻胃吐食:萝卜捶碎,蜜煎,细细嚼咽。(《普济方》)③治结核性、粘连性肠梗阻,机械性肠梗阻:白萝卜一斤,切片,加水1000毫升,煎至500毫升。每日一剂,一次服完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④治失音不语:萝卜生捣汁,入姜汁同服。(《普济方》)⑤治痰热喉闭:萝卜汁和皂角浆,吐之。(《普济方》)⑥治鼻衄不止:萝卜(捣汁)半盏,入酒少许,热服,并以汁注鼻中皆良。或以酒煎沸,入萝卜再煎饮之。(《卫生易简方》)⑦治肺结核咯血:红色大萝卜二斤,加水300毫升,煎到100毫升时,除去残渣,再加入明矾三钱,蜂蜜三两。每日三次,早晚空腹服用,每次50毫升。〔《中国防痨》(2):90,1960〕⑧治消渴口干:萝卜绞汁一升,饮之。(《食医心镜》)⑨治诸热痢、血痢及痢后大肠里痛:萝卜,截碎,研细,滤清汁一小盏,蜜水相拌一盏,同煎。早午食前服,日晡以米饮下黄连阿胶丸百粒。无萝卜, 以萝卜子代之。(《普济方》)⑩治酒疾下血,旬日不止:生萝卜,拣稍大圆实者二十枚,留上青叶寸余,及下根,用瓷瓶取井水煮令十分烂熟,姜米,淡醋,空心任意食之。用银器重汤煮尤佳。(《寿亲养老新书》萝卜菜)11、治偏正头痛:生萝卜汁一蚬壳,仰卧,随左右注鼻中。(《如宜方》)12、治汤火伤灼,花火伤肌:生萝卜捣涂之,子亦可。(《圣济总录》)13、治打扑血聚,皮不破者:萝卜或叶捣封之。(《纲目》)14、治满口烂疮:萝卜自然汁频漱去涎。(《濒湖集简方》)15、治诸淋疼痛不可忍,及砂石淋:大萝卜,切作一指厚四、五片,用好白蜜淹少时,安铁铲上,慢火炙干,又蘸又炙,取尽一、二两蜜,反复炙令香熟,不可焦,候冷细嚼,以盐汤送下。(《朱氏集验医方》瞑眩膏)16、治脚气走痛:萝卜煎汤洗之,仍以萝卜晒干为末,铺袜内。(《令圣济总录》) |
各家论述 | 1.《别录》:主利五脏,益气。 2.《唐本草》:散服及泡煮服食,大下气,消谷,去痰癖;生捣汁服,主消渴。 3. 孟诜:甚利关节,除五脏中风,练五脏中恶气。 4.《四声本草》:凡人饮食过度,生嚼咽之便消,亦主肺嗽吐血。 5.《食性本草》:行风气,去邪热气。花:明目。 6.《日华子本草》:能消痰止咳,治肺痿吐血;温中,补不足,治劳瘦咳嗽,和羊肉、鲫鱼煮食之。 7.《日用本草》:宽胸膈,利大小便,熟食之,化痰消谷;生啖之,止渴宽中。 8. 汪颖《食物本草》:生捣服,治噤口痢。 9.《本草会编》:杀鱼腥气,治豆腐积。 10.《纲目》:主吞酸,化积滞,解酒毒,散瘀血,甚效。末服治五淋;丸服治白浊;煎汤洗脚气;饮汁治下痢及失音,并烟熏欲死;生捣涂打扑、汤火伤。 11.《本草求真》:解附子毒。 12.《随息居饮食谱》:治咳嗽失音,咽喉诸病;解煤毒、茄子毒。熟者下气和中,补脾运食,生津液,御风寒,已带浊,泽胎养血。 13.《本草图经》:莱菔,功用亦同(芜菁),然力猛,更出其右,断下方亦用其根,烧熟入药。 14.《本草衍义》:莱菔根,世皆言草木中惟此下气速者,为其辛也,不然。如生姜、芥子又辛也,何止能散而已?莱菔辛而又甘,故能散缓而又下气速也。散气用生姜,下气用菜菔。 15.《本草衍义补遗》:莱菔根,《本草》言其下气速,往往见人食之多者,停滞成溢饮病,以其甘多而辛少也。 16.《纲目》:莱菔,根、叶同功,生食升气,熟食降气。苏、寇二氏止言其下气速,孙真人言久食涩营卫,亦不知其生则噫气,熟则泄气,升降之不同也。大抵入太阴、阳明、少阳气分,故所主皆肺、脾、肠、胃、三焦之病。李九华云:莱菔多食渗人血。则其白人髭发,盖亦由此,非独因其下气涩营卫也。 17.《本草经疏》:莱菔根,《本经》下气消谷,去痰癖,肥健人,及温中补不足,宽胸膈,利大小便,化痰消导者,煮熟之用也;止消渴,制面毒,行风气,去邪热气,治肺痿吐血,肺热痰嗽下痢者,生食之用也。 |
临床应用 | 治疗滴虫性阴道炎。将萝卜用水洗净,以酒精擦拭消毒后剁成泥状,每次取1-2茶匙用消毒纱布包成纱布卷,一端系以长线,作阴道塞剂。上药时先用 1/5000过锰酸钾液冲洗外阴及阴道,拭干后,将萝卜泥纱布卷放入阴道内,线头露于阴道外。每天1次。共治68例,治愈62例。一般在用药后2-3天外阴痒感、热感、下腹重感或疼痛均消失,分泌物由脓性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;治疗5-10次后阴道粘膜充血减轻或完全恢复正常。连续上药4-7次后,涂片检查滴虫阴性。治程中未见副作用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
《本草纲目》:菜部 >> 莱菔
「释名」芦、萝卜、紫花菘、温菘、土酥。
「气味」温、无毒。(根)辛、甘。(叶)辛、苦。
「主治」
1、反胃。用蜂蜜煎萝卜细细嚼咽。
2、肺痿咳血。用萝卜和羊肉或鲫鱼煮熟,频食,有效。
3、鼻血不止。用萝卜捣汁半碗,加酒少许,热服,并以汁注入鼻中。或先将酒煎开,加萝卜再煎,饮服。
4、禁口蜊。用萝卜捣汁一小碗,加蜜一碗、水一碗同煎。早服一次,午服一次,俯视晚用米汤送服阿胶丸百粒。如无萝卜,以子加水捣汁亦可。又方:加枯矾七分同煎。又方:只用萝卜菜煎汤,每且饮服。又方:用萝卜片不拘新旧,染蜜噙口中,咽汁,味淡再换。如想进食,可喝一点肉粥。
5、大肠便血。用大萝卜皮烧存性,荷叶烧存性,蒲黄生用,等分为末。每服一钱,米汤送下。
6、沙石诸淋,疼不可忍。用萝卜切片,泡蜜中,稍待即取出,炙干数次,不可过焦,细嚼后,盐汤送下。日服三次,此方名“瞑眩膏”。
7、遍体浮肿。用萝卜、浮麦等分,泡汤饮服。
8、偏正头痛。用生萝卜汁一小杯,令病人仰卧,随头痛的左右侧注入鼻中,有特效。
9、满口烂疮。用萝卜自然汁频频漱口,吐去涎汁。甚效。
10、汤火伤。用生萝卜捣汁敷涂。
11、久嗽痰喘。用萝卜子(炒)、杏仁(去皮尖,炒),等分为末,加蒸饼做成丸子,如麻子大。每服三、五丸,时时噙咽。
12、便秘。用萝卜炒一合,加水捣烂,和皂荚末二钱服,即通。
13、牙齿疼痛。有萝卜子十四粒,生研,以入乳调匀,左侧痛点右鼻,右侧痛点左鼻。
14、疮疹不出。用萝卜子生研为末,米汤送服二钱。
《雷公炮制药性解》:菜部 >> 莱菔
味辛甘,性温无毒,入肺脾二经。主下气消食,除痰止嗽,解渴化癖。捣汁磨墨,堪止吐血;熟者补脾。其子下气犹捷,有推墙倒壁之功;水研可吐风痰;醋研可敷恶毒。俗名萝卜,解面毒。
按∶莱菔辛宣肺部,甘走脾家,故两入之。生者下气,多食耗血,以辛多于甘也。熟者补脾,多食滞气,以甘多于辛也。其子力倍,虚者戒之。
《本草备要》:谷菜部 >> 莱菔
俗作萝卜
宣,行气,化痰,消食
辛甘属土。生食升气,熟食降气。宽中化痰,散瘀消食(丹溪曰∶气升则食自降)。治吐血衄血,咳嗽吞酸,利二便,解酒毒,制面毒、豆腐积(昔有人病,梦红裳女子引入宫殿,小姑歌云∶五灵楼阁晓玲珑,天府由来是此中,惆怅闷怀言不尽,一丸莱菔火吾宫。一道士云∶此犯大麦毒也。女子心神,小姑脾神。《医经》∶莱菔制面毒,遂以药并莱菔治之,果愈。腐浆见莱菔则难收)。生捣治噤口痢,止消渴,涂跌打汤火伤。多食渗血,故白人髭发(服何首乌、地黄者忌之,生姜能制其毒。夏月食其菜数斤,秋不患痢,冬月以菜叶摊屋瓦上,任霜雪打压,至春收之,煎汤饮,治痢得效。有人避难入石洞中,贼烧烟熏之,口含莱菔一块,烟不能毒。嚼汁濡水饮之亦可。王荆公患偏头痛,捣莱菔汁,仰卧,左痛注右鼻,右痛注左鼻,或两鼻齐注,数十年之患。二注而愈)。
莱菔子辛入肺,甘走脾,长于利气。生能升,熟能降。升则吐风痰,散风寒,宽胸膈,发疮疹;降则定痰喘咳嗽,调下痢后重,止内痛(皆利气之功。丹溪曰∶莱菔子治痰,有冲墙倒壁之功。《食医心境》研汤煎服,治气嗽痰喘吐脓血)。炒用。
《医学入门》:治寒门 >> 莱菔
莱菔辛甘气亦平,温中消食去痰凝,汁润肺消并咳血,下气多餐反涩荣,子吐风痰宽喘胀,倒壁推墙不顺情。
性能制来 面毒,故名。俗云温菘,又云萝卜,无毒。大者肉坚,蒸食煮食,能消谷,去胸膈痰凝气滞;小者白脆,生啖或捣汁饮之,止消渴,宽中甚验。又治肺痿吐血,咳嗽劳瘦,和羊肉、鲫鱼煮食之妙。总为调脾润肺之剂,故丹溪云∶属土而有金与水。本草虽言下气最速,但熟食则辛散味去而甘缓独存,反滞膈停饮,涩荣卫,令人发白早。子,吐风痰,治喘嗽膨胀, 瘕积聚,黄胆;利五脏及大小二便,有推墙倒壁之功;兼治头痛,明目去风。孕妇水道不通,单为末,灯心汤下。诸痈醋研涂之。入丸散略炒研用。芜菁,即萝卜苗也。
和油敷蜘蛛咬,恐毒入内,为末酒下,又治犬咬。一方乳痈初肿,疼痛作寒热,取根叶入盐少许捣敷,觉热易之。花阴干为末,空心水调服,治虚眼暗,久服长生,可夜读书。
《本草从新》:荤辛类 柔滑类 菜类 水菜类 芝 类 >> 莱菔
宣、破气化痰、消食.
辛甘平.生食升气.熟食降气.宽中消食.化痰散瘀.治吐衄咳嗽吞酸.利二便.解酒毒.
制面毒、豆腐积.(腐浆见莱菔则难收.)生捣涂跌打汤火伤.治噤口痢.耗气渗血.白人须发.(服首乌地黄者、尤忌之、生姜能制其毒.)莱菔菜、辛苦温.功用略同.亦甚消伐.
《本草撮要》:蔬部 >> 莱菔
味辛甘平.生食升气.熟食降气.入手太阴经.功专宽中消食.化痰瘀散.治吐衄咳嗽吞酸.利二便.解酒毒.制面毒.豆腐积.生捣涂跌打汤火伤.噤口痢及老人痰喘.瓦罐炖熟淡食良.反首乌、地黄.忌姜.以姜能制其毒.多食耗气渗血.同生地食.令人白须发.
《药性切用》:菜部(荤辛 柔滑 菜 水菜 芝栖) >> 莱菔
辛甘性平,生食升气;并能宽中化痰,散瘀消食。多食渗血,白人须发。服地黄、何乌人均忌。出过空莱菔,即名地枯蒌,力能宽胀治臌。莱菔叶∶辛苦性温,功专消化积滞痢疾初起,宜腌熟拌醋食之。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:莱菔
(唐本草)
【气味】辛甘平,无毒。
【主治】主下气,消谷,和中,去痰癖,肥健人,根汁尤良。
【核】曰∶莱菔,菘菜也。似蔓荆而稍大,旧说北种菘莱,初年半为蔓荆,二年菘种都绝,蔓荆南种亦然。盖菘之不宜于北,犹橘之不逾于淮,今则南北俱有矣。尔雅云∶苞突,芦菔。
孙炎注云∶紫花菘也。南人呼秦菘;吴人呼楚菘;鲁人呼 (音拉答);秦人呼温菘;
北人四呼之。春曰破地锥,夏曰夏里生,秋曰萝卜,冬曰地酥。杜诗曰土酥;蒙古曰笃鲁马;
唐夏末布种,秋末刈苗,冬末采根,春末抽薹。高五七尺,开紫碧色花。夏初结角子,如大麻实,圆长不等,色黄而赤,遂可布种。叶大者如蔓荆,细者如花芥,表里有茸毛。根色有红白,根形有大小长短,圆扁粗滑,上锐下尖,细腰巨腹,岐尾叉头,有须无须之别。小者如拇指,大者满一秤,重者十百斤。或因种变,或随水土,大率沙壤者,肥甘而脆,瘠地者,坚苦而辣。可生可熟,可俎可酱,可KT 可醋,可 可腊,可饭可羹,菜蔬之最有益者。与地黄同食,令人发白,多啖动气,姜能制之。伏 砂、干铅汞。
【 】曰∶遍历四时,具备五气,有松之操,有芥之烈。三焦咸辅,五液并行,气中之用,(前人只说得个有松之操,更参出个有芥之烈,何等亲切。唐本只阐得个上焦开发,宣五谷味,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;更参出个三焦咸辅,五液并行,气中之用,血中之气,方才尽得个命名气味,主治功能的大意。古人用汁,今人用实,繇此观之,汁胜实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