蔷薇露
《中药大辞典》蔷薇露
拼音 | Qiánɡ Wēi Lù |
别名 | 阿刺吉(《群芳谱》),蔷薇花露(《新本草备要》)。 |
出处 | 《纲目拾遗》 |
来源 |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。 |
功能主治 | ①《群芳谱》:"能疗人心疾。" ②《纲目拾遗》:"温中达表,解散风邪。""散胸膈郁气。" ③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治口疮及消渴。"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炖温服,1~2两。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蔷薇露
拼音 | Qiánɡ Wēi Lù |
英文名 | distilled liquiid of flower of Japanese Rose |
别名 | 阿刺吉、蔷薇花露 |
出处 | 出自《本草纲目拾遗》;1.《群芳谱》:蔷薇露,出大食、占城、爪哇、回回国。今人多取其花浸水以代露, 或采茉莉为之。试法以琉璃瓶盛之,翻摇数四,其泡周上下者为真。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蔷薇科植物野蔷薇花的蒸馏液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Rosa multiflora Thunb. 采收和储藏:取蔷薇花瓣,拣净,用蒸馏法蒸取,收集备用。 |
原形态 | 野蔷薇 攀援灌木,小枝有短、粗稍弯曲皮刺。小叶5-9,近花序的小叶有时3,连叶柄长5-10cm;托叶篦齿状,大部贴生于叶柄;小叶片倒卵形,长圆形或卵形,长1.5-5cm,宽0.8-2.8cm,先端急尖或圆钝,基部近圆形或楔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无毛,下面有柔毛,小叶柄和轴有散生腺毛。花两性;多,朵簇排成圆锥状花序,花直径1.5-2cm;萼片5,披针形,有时中部具2个线形裂片;花瓣5,白色,宽倒卵形,先端微凹,基部楔形;雄蕊多数;花柱结合成束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6-8mm,红褐色或紫褐色,有光泽。花期5-6月。果期9-10月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生于路旁、田边或丘陵地的灌木丛中。 资源分布:分布于山东、江苏、河南等地。 |
性味 | 甘;平 |
归经 | 心;脾经 |
功能主治 | 温中行气。主胃脘不舒,胸膈郁气,口疮,消渴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炖温,30-60g。 |
各家论述 | 1.《群芳谱》 能疗人心疾。 2.《纲口拾遗》:温中达表,解散风邪。散胸膈郁气。 3.《现代实用中药》 治口疮及消渴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