蛴螬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蛴螬
拼音 | Qí Cáo |
别名 | 粪虫、地蚕 |
来源 | 金龟甲科昆虫朝鲜金龟甲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或铜绿金龟甲Anomala carpulenta Motsch.以幼虫体入药。一般于5~8月间在树根、草根近处1~2寸的土中生长,翻土捕捉,开水烫死,晒干。 |
性味 | 咸,微温。有毒。 |
功能主治 | 破瘀血,消肿止痛,明目。用于丹毒,痈肿,痔漏,目翳。 |
用法用量 | 3~5分;外用适量,捣烂敷患处或取汁点眼。 |
备注 | (1)东北地区尚有一种蛴螬,其原昆虫为金龟甲Mimela lucidula Hope。 |
摘录 |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 |
《中药大辞典》蛴螬
拼音 | Qí Cáo |
别名 | 蟦(《尔雅》),蟦蛴(《本经》),应条(《吴普本草》),地蚕(郭璞),蜰齐、敦齐(《别录》),乳齐(陶弘景),土蚕(《安徽药材》),老母虫(《四川中药志》),核桃虫(《药材学》)。 |
出处 | 《本经》 |
来源 | 为金龟子科昆虫朝鲜黑金龟子或其他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。5~8月间翻土捕捉,捕得后用沸水烫死,晒干。 |
原形态 | 体呈长椭圆形,长16~21毫米,阔8~11毫米。黑褐色,有光泽,被有黄褐色的细毛。触角黄褐色,10节,呈膝状弯曲。前胸背板有刻点;翅鞘上有数条隆起的暗纹。足3对,甚长。幼虫(蛴螬)长约35毫米,乳白色,体常弯曲,密生黄白色细毛,胸部3节,各有发达的胸足1对,足上密生棕褐色细毛。
成虫栖于田土中,昼伏夜出,6月中旬至7月下旬成群出现,至10月上旬绝迹。麦收前,多在麦和向日葵上交尾,取食;夏播后转至大豆和粟上交尾,取食。雌虫交尾后产卵于土中,旋即死亡。蛴螬生活于3~6厘米深的土内,咬食作物的根部。 |
生境分部 | 本种分布很广,从黑龙江起至长江以南地区以及内蒙古、陕西等地均有。产江苏、安徽、四川、河北、山东、河南和东北等地。 |
性状 | 干燥的幼虫呈长圆柱形或弯曲成扁肾形,长约2厘米,宽1~1.2厘米。棕黄色、棕褐色或黄白色。全体有环节,头部小,棕褐色,体壳较硬而脆,体内呈空泡状,气微臭。以干燥、色黄、条大、完整者为佳。 |
药理作用 | 蛴螬水浸液1:1000以上能兴奋离体兔子宫;1:100能抑制寓体兔肠管。1:10000浓度对兔冠状血管、离体兔耳血管、蟾蜍肺血管皆有收缩作用;更高浓度(1:1000以上)还能收缩蟾蜍内脏血管。大剂量有利尿作用,但对血压无影响(急性兔试验)。1:1000浓度能兴奋离体心脏,浓度更高则导致舒张期停止。 |
炮制 | 筛去泥土,洗净晒干。
《雷公炮炙论》:"阴干后与糯米同炒,待米焦黑为度。去口畔并身上肉毛,作三、四截,碾成粉用之。" |
性味 | ①《本经》:"味咸,微温。" ②《别录》:"微寒,有毒。" |
归经 | 《本草汇言》:"入足厥阴肝经。" |
功能主治 | 破血,行瘀,散结,通乳。治折损瘀痛,痛风,破伤风,喉痹,目翳,丹毒,痈疽,痔漏。
①《本经》:"主恶血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、青翳白膜。" ②《别录》:"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踒折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" ③《药性论》:"汁滴目中,去翳障,主血,止痛。" ④《本草拾遗》:"主赤白游疹,疹擦破,碎蛴螬取汁涂之。" ⑤《日华子本草》:"可敷恶疮。"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调敷或捣敷。 |
注意 | 《本草经集注》:"蜚虻(一作"蜚蠊")为之使。恶附子。" |
复方 | ①治白虎风疼痛,昼静夜发:蛴螬七枚(研烂),甘草(炙,末,炒)五钱,没药(研)、乳香(研)各炒一钱。上四味同研烂,分二服,每服煎酒一盏,二、三沸,调下,不计时。(《圣济总录》蛴螬散)
②治破伤风:蛴螬虫一个,将脊背捏住,俟它口中吐水,就擦抹在疮口上,觉麻,身上汗出。(《婴童百问》) ③治喉痹:蛴螬汁,点喉中。(《续传信方》) ④治痈疽痔漏恶疮及小儿丹:末蛴螬敷上。(《子母秘录》) ⑤治沈唇:干蛴螬烧末,和猪脂,临卧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 |
各家论述 | ①《纲目》:蛴螬,"《本事方》治筋急,养血地黄丸中用之,取其治血瘀痹也。陈氏《经验方》云:盛冲母失明,取蛴螬蒸熟食,目即开。与《本经》治目中青翳白膜,《药性论》汁滴目中去翳障之说相合。《婴童百问》治破伤风,又符疗踒折、敷恶疮、金疮内塞、主血、止痛之说也。盖此药能行血分,散结滞,故能治以上诸病。" ②《长沙药解》:"蛴螬,能化瘀血,最消症块。《金匮》大黄蟅虫丸用之,治虚劳腹满,内有干血,以其破瘀而化积也。" |
临床应用 | 治疗破伤风:将蛴螬倒置(头向下),让其自然吐出黄水(如急用,可剪去蛴螬尾,黄水随即流出)。取黄水搽在伤口上(可使伤口麻木,身上出汗);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,炖热内服,以使出汗;牙关紧闭者,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。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,外敷伤口,干后即换;或以蛴螬10个,焙干为末,分2次用黄酒送服(小儿酌减)。上述方法每多合并使用。经治14例,结果痊愈11例,死亡3例。有效病例均在15~30分钟张口自如,喉痉挛消失或减轻,口腔分泌物显着减少,能吞咽食物和药物。服药后抽搐虽能减轻,但尚不能制止,仍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疗。3例死亡者均因年老体弱,并有心肺功能不良。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中华本草》蛴螬
拼音 | Qí Cáo |
英文名 | Northeast Giant Black Chafer |
别名 | 蟦、蟦蛴、应条、地蚕、蜰齐、乳齐、土蚕、老母虫、核桃虫 |
出处 | 1.《神农本草经》:蛴螬,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;取无时;反行者良。 2.《本草图经》:蛴螬,今处处有之。《尔雅》所谓FEI,蛴螬。郭璞云,在粪土中者是也。而诸朽木中蠹虫,形亦相似,但洁白于粪土中者,即《尔雅》所云:蝤蛴,蝎;又云:蝎;又云:蝎,桑虫。郭云在木中虽通名蝎,所在异者是此也。苏恭以为入药当用木中者,乃与《本经》云生积粪草中相戾矣。有名未用中自有桑虫条,桑虫即也,与此主疗殊别。今 |
来源 | 药材基源:为鳃金龟科动物东北大黑鳃金电及其近缘动物的幼虫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 采收和储藏:5-8月间翻士捕捉,洗净,用沸水烫死,晒干或烘干。 |
原形态 | 东北大黑鳃金龟,体长椭圆形,黑褐色,有光泽,体长16.2-21mm。头部密布刻点。触角黄褐色,10节,呈膝状弯曲,前胸背面有细刻点。鞘翅有纵隆线各3-4条,前足外侧有尖齿3个,内侧有一端棘,跗节末端节最长,爪1 对,呈叉状。 |
生境分部 | 生态环境:成虫栖于土中昼伏夜出,幼虫栖于3-6cm深的土内,成虫和幼虫均为植物性。 资源分布: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。 |
性状 | 性状鉴别,虫体呈长圆柱形,多弯曲成半环状,长3-4cm,宽0.6-1.2cm。黄褐色、棕黄色或类白色。全体有轮节,头部较小,棕褐色,胸部有足3对,短而细。体轻,体壳薄,硬而脆,易破碎,体内呈空泡状。气微臭,味微咸。以完整、条大、色黄者为佳。 |
化学成分 | 蛋白质、脂肪和多种微量元素。 |
药理作用 | 蛴螬水浸液1∶1000以上能兴奋离体兔子宫;1∶100能抑制离体兔肠管。1∶10000浓度对兔冠状血管、离体兔耳血管、蟾蜍肺血管皆有收缩作用;更高浓度(1∶1000以上)还能收缩蟾蜍内服血管。大剂量有利尿作用,但对血压无影响(急性兔试验)。1∶1000浓度能兴奋离体心脏,浓度更高则导致舒张期停止。 |
炮制 | 筛去泥土,洗净晒干。《雷公炮炙论》:阴干后与糯米同炒,待米焦黑为度。去口畔并身上肉毛,作三、四截,碾成粉用之。 |
性味 | 味咸;性微温;有毒 |
归经 | 肝经 |
功能主治 | 破瘀;散结;止痛;解毒。主血瘀经闭,症瘕;折伤瘀痛;痛风;破伤风;喉痹;痈肿;丹毒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研末,2-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,或用汁涂。 |
注意 | 体弱者及孕妇禁服。 |
复方 | ①治白虎风疼痛,昼静夜发: 蛴螬七枚(研烂),甘草(炙,末,炒)五钱,没药(研)、乳香(研)各炒一钱。上四味同研烂,分二服,每服煎酒一盏,二、三沸,调下,不计时。(《圣济总录》蛴螬散)②治破伤风: 蛴螬虫一个,将脊背捏注,俟它口中吐水,就擦抹在疮口上,觉麻,身上汗出。 (《婴童百问》)③治喉痹: 蛴螬汁,点喉中。(《续传信方》)③ 治痈疽痔漏恶疮及小儿丹: 末蛴螬敷上。(《子母秘录》)⑤治沈唇: 干蛴螬烧末,和猪脂,临卧敷之。(《千金方》) |
各家论述 | 1.《纲目》:蛴螬,《本事方》治筋急,养血地黄丸中用之,取其治血瘀痹也。陈氏《经验方》云:盛冲母失明,取蛴螬蒸熟食,目即开。与《本经》治目中青翳白膜,《药性论》汁滴目中去翳障之说相合。《婴童百问》治破伤风,又符疗骨折、敷恶疮、金疮内塞、主血、止痛之说也。盖此药能行血分,散结滞,故能治以上诸病。 2.《长沙药解》:蛴螬,能化瘀血,最消块。《金匮》大黄ZHE虫丸用之,治虚劳腹满,内有干血,以其破瘀而化积也。 3.《本经》:主恶血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、青翳白膜。 4.《别录》: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折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 5.《药性论》:汁滴目中,去翳障,主血,止痛。 6.《本草拾遗》:主赤白游疹,疹擦破,碎蛴螬取计涂之。 7.《日华子本草》:可敷恶疮。 |
临床应用 | 治疗破伤风。将蛴螬倒置(头向下), 让其自然吐出黄水(如急用,可剪去蛴螬尾,黄水随即流出)。取黄水搽在伤口上(可使伤口麻木,身上出汗);重症者可将黄水滴入酒中,炖热内服,以使出汗;牙关紧闭者,可用蛴螬水涂擦牙龈。亦可将蛴螬捣烂如泥,外敷伤口,干后即换;或以蛴螬10个,焙干为末,分2次用黄酒送服(小儿酌减)。上述方法每多合并使用。经治14例,结果痊愈11例,死亡3例。有效病例均在15-30分钟张口自如,喉痉挛消失或减轻,口腔分泌物显着减少,能吞咽食物和药物。服药后抽搐虽能减轻,但尚不能制止,仍需配合其他方法治疗。3例死亡者均因年老体弱,并有心肺功能不良。 |
摘录 | 《中华本草》 |
《神农本草经》:虫鱼 >> 蛴螬
味咸微温。
主恶血,血淤,(《御览》作血瘴)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,白膜。一名蟦蛴。生平泽。
《名医》曰:一名蜰齐,一名勃齐,生河内人家积粪草中,取无时,反行者,良。
案《说文》云:(齐内去二加虫)、(齐内去二加虫)(上曹下虫虫)也,蝤,蝤(齐内去二加虫)也,蝎、蝤(齐内去二加虫)也。《广雅》云:蛭蛒,(上关下虫)(虫属),地蚕,蠹蟦,蛴螬。《尔雅》云:蟦、蛴螬。郭璞云:在粪土中,又蝤蛴,蝎。
郭璞云:在木中,今虽通名蝎,所在异,又蝎,蛣(虫屈)。郭璞云:木中蠹虫,蝎、桑蠹。郭璞云:即拮掘。《毛诗》云:领如蝤蛴。《传》云:蝤蛴,蝎虫也。方言云:蛴螬,谓之蟦,自关而东,谓之蝤蛴,或谓之蚕蠋,或谓之蚕蠋,梁益之间,谓之蛒,或谓之蝎或谓之蛭蛒,秦晋之间,谓之蠹,或谓之天蝼。
列子天瑞篇云:乌足根为蛴螬。《博物志》云:蛴螬以背行,快于足用,《说文》无蟦字,当借蜰为之,声相近,字之误也。
《本草纲目》:虫部 >> 蛴螬
「释名」地蚕、乳齐、应条。
「气味」咸、微温、有毒。
「主治」
1、小儿脐疮。用蛴螬研末敷涂。数次可愈。
2、小儿唇紧。用蛴螬研末,猪油调搽。
3、丹毒。用蛴螬捣烂敷涂。
4、痈疽痔漏。用蛴螬研末敷涂。每天一次。
5、断酒不饮,用蛴螬研末,酒送服。
6、目中翳障。有蛴螬捣取滇,滴眼中。
《千金翼方》:虫鱼部 >> 蛴螬
味咸,微温,微寒,有毒。主恶血血瘀,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,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。疗吐血在胸腹不去,及破骨 折,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一名蛴,一名 齐,一名勃齐。生河内平泽,及人家积粪草中,取无时,反行者良。
《本草经集注》:虫兽中品 >> 蛴螬
味咸,微温、微寒,有毒。主治恶血,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。治吐血在胸腹不去,及破骨 折,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一名蛴,一名 齐,一名 齐。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。取无时,反行者良。(蜚虻为之使,恶附子。)
大者如足大指,以背滚行,乃驶于脚,杂猪蹄作羹与乳母,不能别之,《诗》云领如蝤蛴?
《新修本草》:虫鱼中 >> 蛴螬
味咸,微温、微寒,有毒。主恶血,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、青翳白膜。疗吐血在胸腹不去,及破骨 折,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一名蛴,一名肥齐,一名勃齐。
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。取无时,反行者良。
蜚蠊为之使,恶附子。大者如足大指,以背滚行,乃驶于脚,杂猪蹄作羹与乳母,不能别之。诗云领如蝤蛴,今此别之。名以蛴字在下,恐此云蛴螬倒尔。
〔谨案〕此虫,有在粪聚中,或在腐木中。其在腐柳树中者,内外洁白;土粪中者,皮黄内黑黯。形色既异,土木又殊,当以木中者为胜。采虽无时,亦宜取冬月为佳。案《尔雅》∶一名蝎,一名 ,一名蝤蛴。
《汤液本草》:虫部 >> 蛴螬
微寒,微温,味咸。有毒。
《本草》云∶主恶血血瘀,痹气破折,血在胁下,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。吐血,在胸中不去,及破骨 折血结。金疮血塞。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仲景治杂病方,大黄虫丸中用之,以其主胁下坚满也。《续传信方》治喉痹,取虫汁点在喉中,下即喉开也。《时习》补入。
《医学入门》:治燥门 >> 蛴螬
蛴螬咸温在桑枯,瘀闭胁坚不可无,汁点眼翳开喉痹,木刺痛疮碎捣敷。
蛴,齐也,无头尾之分;螬,曹也,曹曹踊动貌。无毒。主破恶瘀在胸腹不去、吐血,通月经血闭,下乳汁,破骨 折、血在胁下、坚满疼痛。汁点目中淫肤、青翳、白膜,点喉痹止痛消肿。竹木刺入肉,捣碎敷之立出。痈疽痔 ,赤白游风,丹疹,取汁涂之。生桑柳树中内外洁白者佳,生积粪中者,皮黄色暗,止可敷疮疽。
冬月或临时采,阴干,糯米同炒,米焦黑取出,去口畔并身上肉毛黑尘,作三四截研粉用。蜚蠊为使。治禾芒入目,以新布覆目上,持蛴螬从布上摩之,其芒自出。
《证类本草》:蛴螬
(蛴螬_图缺)
味咸,微温、微寒,有毒。主恶血,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,疗吐血在胸腹不去及破骨 折,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汁。一名(扶文切)蛴,一名KT (音肥)齐,一名 齐。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。取无时,反行者陶隐居云∶大者如足大指,以背行,乃快于脚,杂猪蹄作羹,与乳母不能别之。《诗》云∶领如蝤蛴,今此别之,名以蛴字在下,恐此云此蛴螬倒尔。唐本注云∶此虫有在粪聚,或在腐木中。其在腐柳树中者,内外洁白;土粪中者,皮黄内黑黯。形色既异,土木又殊,当以木中者为胜。采虽无时,亦宜取冬月为佳。按《尔雅》一名蝎(音曷),一名 ,一名蝤蛴。今按陈藏器本草云∶蛴螬,主赤白游疹。以物发疹破碎,蛴螬取汁涂之。臣禹锡等谨按蜀本注云∶今据《尔雅》 ,蛴螬。注云∶在粪土中。《本经》亦云∶一名 蛴。又云∶生积诸朽树中蠹虫,俗通谓之蝎,莫如其主疗,唯桑树中者,近方∶用用未识部虫类中,有桑蠹一条云∶味甘,无毒。主心暴痛,金疮肉生不足,即此是也。苏云∶当以木中者为胜,今独谓其不然者,谓生出既殊,主疗亦别。虽有毒,无毒易见,而相使、相恶难知。又蝎不共号蛴螬, 不兼名 ,几以处疗,当自审之也。药性论云∶蛴螬,臣。汁,主滴目中,去翳障。主血止痛。日华子云∶蛴螬虫,治胸下坚满,障翳瘀膜,治风疹。桑、柳树内收者佳,余处即不中。粪土中者,可敷恶疮。
图经曰∶蛴螬,生河内平泽及人家积粪草中,今处处有之。大者有如足大指,以背行反快于脚,采无时。反行者良。此《尔雅》所谓 ,蛴螬。郭璞云∶在粪土中者是也。而诸朽木中蠹虫,形亦相似,但洁白于粪土中者,即《尔雅》所云∶蝤蛴,蝎。又云∶蝎, 。又云∶蝎,桑虫。郭云∶在木中虽通名蝎,所在异者是此也。苏恭以谓入药当用木中者,乃与《本经》云生积粪草中相戾矣。有名未用中,自有桑虫条。桑虫即 也,与此主疗殊别。今医家与蓐妇下乳药用之,乃是掘粪土中者,其效殊速。乃知苏说未可据也。张仲景治杂病方,大虫丸中用蛴螬,以其主胁下坚满也。《续传信方》治喉痹,取虫汁点在喉中,下即喉开也。
陈藏器《本经》云∶生粪土中。陶云∶能背行者。苏云∶在腐木中,柳木中者皮白,粪中者皮黄,以木中者为胜。按∶蛴螬居粪土中,身短足长,背有毛筋。但从水入秋,蜕为蝉,飞空饮露,能鸣高洁。蝎在朽木中,食木心,穿如锥刀。一名蠹,身长足短,口黑无毛,节慢。
至春羽化为天牛,两角状如水牛,色黑背有白点,上下缘木,飞腾不遥。二虫出处既殊,形质又别,苏乃混其状,总名蛴螬,异乎蔡谟彭蜞,几为所误。苏敬此注,乃千虑一失矣。《尔雅》云∶ ,蛴蝤,蛴蝎。郭注云∶蛴螬在粪土中,蝎在木中,桑蠹是也。饰通名蝎,所在异也。又云∶啮桑,注云∶似蝎牛,长角,有白点,喜啮桑树作孔也。雷公云∶凡使,桑树、柏树中者妙。凡收得后阴干,干后与糯米同炒,待米焦黑为度,然后去米,取之,去口畔并身上肉毛并黑尘了,作三、四截,碾成粉用之。外台秘要∶《删繁》丹走皮中浸淫,名火丹。方∶取蛴螬末敷之。千金方∶治稻、麦芒入眼。取蛴螬,以新布覆目上,持蛴螬从布上摩之秘录∶治痈疽,痔漏,恶疮及小儿丹。末蛴螬敷上。治口疮截头箸,翻过拭疮,效。
衍义曰∶蛴螬,此虫诸腐木根下有之。构木津甘,故根下多有此虫,其木身未有完者。
亦有生于粪土中者,虽肥大,但腹中黑,不若木中者,虽瘦而稍白。生研,水绞汁,滤清饮,下奶。
《本经逢原》:虫部 >> 蛴螬
咸微温有毒。
《本经》主恶血血瘀痹气,破折血在胁下坚满,通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。
发明 蛴螬穴土而居,与蚯蚓不异,故《本经》所治皆瘀血之证。《金匮》治虚劳瘀血,大黄 虫丸方用之,取其去胁下坚满也。许学士治筋急,养血地黄丸用之,亦取其治血瘀也。取汁滴目去翳障散血止痛。《千金》研末敷小儿脐疮,加猪脂调治小儿唇紧,《经验方》治瘀伤肿痛。《肘后》捣涂竹木刺。苏颂捣汁点喉痹得下即开。藏器涂游风丹疹。又治麦芒入眼,以蛴螬在目上隔布摩之,芒着布上即出。
《得配本草》:虫部(化生类十一种) >> 蛴螬
蜚蠊为之使。恶附子。
微温,有毒。治折伤恶血瘀在胁下坚满。
《本草思辨录》:蛴螬
蛴螬生于粪壤,粪壤犹人身之恶血;迨其变蝉,则吸风饮露,最为清洁,犹人身之目不容纤尘。故其破瘀血,则蛴螬之出于粪壤也。主目中淫肤青翳白膜,则蛴之变蝉,化秽浊为清洁也。仲景 虫丸,正以其两目黯黑而用之,然虚劳而非有血瘀者不宜。
《名医别录》:卷第二 >> 蛴螬
微寒,有毒.主治吐血在胸腹不去,及破骨 折,血结,金疮内塞,产后中寒,下乳一名KT 齐,一名 齐.生河内及人家积粪草中.取无时,反行者良.(蜚虻为之使,恶附子.)
《本经》原文∶蛴螬,味咸,微温.主恶血血瘀,御览作血痹痹气破折,血在胁下坚满痛,月闭,目中淫肤
《本草乘雅半偈》:蛴螬
(本经中品)
【气味】咸,微温,有毒。
【主治】恶血,血瘀,痹气,破折血、在胁下坚满痛、月闭,目中淫肤,青翳白膜。
【核】曰∶生河内平泽,及人家积粪腐草朽木间。大如趾,身短节促,足长有毛,以背滚行,乃捷于脚,久之化蝉而去。生木根桑树中者,曰木蠹,曰桑虫,身长足短,口黑无毛,春修治,采无时阴干,同糯米拌炒,至米焦黑,去身口肉分茸毛,并黑尘,分作三四截,研粉用;亦可生用,取汁。用下乳汁,杂猪蹄作羹,两无别也。
【 】曰∶蛴谐齐;齐,垣屋两旁隰阪处也。螬谐曹;曹,庭榭东畔棘壤所也。故蛴螬湿生无母,多在垣屋庭榭积壤腐木间。尔雅所谓 蛴;列子所谓乌足之根,是也。色黑褐亦有外黄内黑者,身不及寸,腹文如蝎若蝉,故一名蝎,化复育、转玄蝉,离卑秽,应高洁,吸风饮露,好鸣种子也。行以背,驶于足,复育腹行,玄蝉足行矣。本草指内外洁白之木蠹桑虫,表里灰色之地蚕,蝤蛴者,谬矣。盖木蠹桑虫行以腹,地蚕若屈蠖之求伸,蝤蛴类蟋蟀之促蹶,皆非行于背也。然则行身之背者督,起于下极之俞,并脊里,上风府入属于脑,与任脉会于巅,蛴螬功力,力主督不会任,任内苦结,为恶血、为血瘀、为痹气、为折血在胁下坚满痛,男子为七疝,女子为血闭瘕聚,仍使之任督交通,环周会极。盖肝开窍于目。
肝,木藏也,蛴螬兼木为食,若淫肤翳膜,皆目余眚,如木柏 菌然。螬食其余,何眚之有,且也木系系风府,循督会任故功用特着。昔仲子食螬剩者半李,遂使耳有闻,目有见,信有之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