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南叶
《中药大辞典》石南叶
拼音 | Shí Nán Yè |
别名 | 风药(《纲目》),石楠叶(《本草从新》),栾茶(《纲目抬遗》),红树叶、石岩树叶(《中药材手册》)。 |
出处 | 《别录》 |
来源 | 为蔷薇科植物石楠的干燥叶。全年可采。晒干后,扎成小把。 |
原形态 | 石楠,又名:千年红、笔树、石眼树、扇骨木、凿角、石纲、油蜡树、水红树。
常绿灌木或小乔木,高达12米。树冠圆形,多分枝。叶互生,叶片革质,长椭圆形或长倒卵形,长8~16厘米,宽3~6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阔楔形或圆形,边缘有细密而尖锐的锯齿,上面深绿色,有光泽,下面黄绿色,主咏突起,两面常被有白粉;叶柄权2~3厘米。顶生圆锥状伞房花序,直径10~18厘米;花萼钟状,裂片5,三角形;花瓣5,广卵圆形,白色;雄蕊多数,花丝长短不一;子房半下位,花柱通常2枚,基部合生。梨果红色,近球形,直径约5毫米。花期4~5月。果期10月。 本植物的果实(石南实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 |
生境分部 | 常栽植于庭院。分布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湖北、四川、湖南等地。主产于江苏、浙江等地。 |
性状 | 干燥叶呈长椭圆形,长8~16厘米,宽3~6厘米,具叶柄;边缘有细密尖锐的锯齿,上面红棕色或暗棕色,下面色稍浅,主脉突起极明显,两面均平滑无毛。叶较厚,革质而脆。气无,味苦而涩。以棕黄色、无杂质者为佳。 |
化学成分 | 叶、枝含氰甙,根中不含。 |
药理作用 | 10%叶浸剂在试管内可杀死日本血吸虫尾蚴,也能杀灭钉螺。70%叶乙醇浸出液能抑制离体蛙心,收缩离体兔耳血管,抑制离体肠管,降低麻醉犬血压。对大鼠毒性较小,60及100毫克/公斤,服一个月,对生长无影响,肝及脂质代谢亦无改变。
日本使用之石南乃杜鹃花属植物,其毒性(小鼠)较石南强2~3倍,能引起痉挛,二者不应混淆。 |
炮制 | 洗净,微润,切丝晒干。 |
性味 | 辛苦,平。
①《本经》:"味辛,平。" ②《别录》:"平,有毒。" ③《品汇精要》:"味辛苦,性平,无毒。" |
归经 | 入肝、肾经。
①《本草经疏》:"入足默阴、少阴经。" ②《本草再新》:"入肺、肾二经。" |
功能主治 | 祛风,通络,益肾。治风痹,腰背酸痛,肾虚脚弱,偏头痛,风疹。祛风补肾。用于风湿筋骨痛、阳痿遗精。
①《本经》:"主养肾气、内伤阴衰,利筋骨皮毛。" ②《别录》:"疗脚弱,五旺邪气,除热。" ③《药性论》:"主除热,能添肾气,治软脚烦闷疼,杀虫,能逐诸风。" ④《纲目》:"浸酒饮治头风。" ⑤《医林纂要》:"润肾补肝,壮命门火。" ⑥《现代实用中药》:"治阳痿,滑精,女子腰冷不孕,月经不调等症。" |
用法用量 | 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研末撒或吹鼻。 |
注意 | 阴虚火旺者忌服。
①《本草经集注》:"五加为之使。" ②《药性论》:"恶小蓟。" |
复方 | ①治脚膝挛痹,去风湿,活血脉,益元气:石南、白术、牛膝(三昧,酒同浸一宿,焙干)、防风、天麻、枸杞、黄芪(锉)各二两,桂(去粗皮)、鹿茸(酥炙,去毛)各一两半。上九味捣罗为末,用木瓜一枚,去皮瓤炊令烂熟,捣作膏和药末,更用面糊少许,同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每服三十丸至五十丸,空心温酒下,盐汤亦得。(《圣济总录》石南丸)
②治女子神经性偏头痛:石楠叶三钱,川芎一钱,白芷一钱半,天麻一钱半,女贞子二钱。水煎,一日三回分服。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 ③治小儿误跌,或打着头脑受惊,肝系受风,致瞳人不正,观东则见西,观西则见东:石南一两,藜芦三分,瓜蒂五、七个。为末,每吹少许入鼻,一日三度,内服牛黄平肝药。(《普济方》石南散) ④治风瘾疹经旬不解:石南叶(去粗茎,生用)三两。捣罗为末。每服半钱至一钱匕,用酒三合,煎一沸,空心温服。(《圣济总录》石南酒) ⑤治鼠瘘:石南、生地黄、茯苓、黄连、雌黄各二两。为散。敷疮上,日再。(《补缺肘后方》) |
摘录 | 《中药大辞典》 |
《本草衍义》:卷十五 >> 石南叶
状如枇杷叶之小者,但背无毛,光而不皱。正、二月间开花。冬有二叶为花苞,苞既开,中有十五余花,大小如椿花,甚细碎。每一苞约弹许大,成一球。一花六叶,一朵有七、八球,淡白绿色,叶末微淡赤色。花既开,蕊满花,但见蕊,不见花。花才罢,去年绿叶尽脱落,渐生新叶。治肾衰脚弱最相宜。但京洛、河北、河东、山东颇少,人以此故少用。湖南北、江东西、二浙甚多,故多用南实。今医家绝不用。
《本草备要》:木部 >> 石南叶
宣,去风,补肾
辛散风、苦坚肾。补内伤阴衰,利筋骨皮毛,为治肾虚、脚弱、风痹要药。妇人不可久服,令思男(时珍曰∶今人绝不知用,盖为《药性论》有令人阴痿之说也。不知此药能令肾强,人或借此纵欲,以致痿弱,归咎于药,良可慨也。昂按∶石南补阴祛风则有之,然味辛不热,不助相火,亦未闻淫邪方中用石南者,《别录》思男之说,殆不可信)。
关中者佳。炙用。
《本草求真》:平散 >> 石南叶
(灌木)祛风逐热固肾
石南叶(专入肝。)味辛而苦。按辛则有发散之能。苦则具有坚肾之力。若使辛苦而热。则云妇人久服思男。其理或可信矣。然此止属辛苦而性不热。则治止可以言祛风。而补阴之说。亦止因苦坚肾。而肾不泄。因辛散风。而阴不受其蹂躏也。(的解)若竟以为补阴。则理已属有碍。而尚可云以思男者乎?(医书类多如此惑人。)若果有之。则凡类于此者。何莫不为思男之品。而附桂之雄。又将置之于何等地矣。李时珍亦明医中人。何竟附和而有是言耶。 庵之辟。宜其有是。(汪昂曰。按石南叶补阴祛风则有之。然味辛不热。不助相火。亦未闻邪淫方中用石南叶者。别录思男之说。殆不可信。)出关中者炙用。五加皮为使。恶小蓟。
《药性切用》:木部(灌木 苞木 寓木类) >> 石南叶
辛苦性平,入肾而祛风坚肾,通利关节,为脚弱、风痹专药。微炒用。
\蔓荆子苦辛性平,入肝搜风,而治头痛齿痛,为轻浮疏散风热之专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