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中药材 > 野凤仙花

野凤仙花

《中药大辞典》野凤仙花

拼音 Yě Fènɡ Xiān Huā
别名 假凤仙花、假指甲花(《陆川本草》)。
出处 《植物名实图考》
来源 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全草。夏、秋采收。
原形态 多年生草本,高约60厘米。根部发达,肉质,根茎状,或成圆形、椭圆形的块根。茎肉质,节处膨大,分枝,绿色带紫红色,有毛。叶互生,卵形、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~16厘米,先端尖,基部圆形,下延,边缘有圆齿状锯齿,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。总状花序,腋生;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;萼片3,中间1片居下,囊状,特大,向后延生成弯距,黄色,两侧者小,绿色;花瓣5,黄色,上端1瓣直立,每侧之2瓣愈合为1;雄蕊5,花丝白色,花药愈合包围雌蕊之顶;雌蕊1,子房长圆柱形,5室。蒴果,角果状,长纺锤形。花期6~7月。
本植物的块根(霸王七)亦供药用,另详专条。
生境分部 生于山林、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。分布我国东北以至西南各地。
性味 《陆川本莩》:"性寒,味苦。"
功能主治 《陆川本草》:"清凉,解毒,去腐。治恶疮溃疡。"
用法用量 外用:捣敷或煎水洗。
摘录 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野凤仙花

拼音 Yě Fènɡ Xiān Huā
英文名 Herb of False Balsamine
别名 假凤仙花、假指甲花
出处 《植物名实考图》
来源 药材基源:为凤仙花科植物野凤仙花的全草。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Impatiens textori Miq.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洗净,鲜用或晒干。
原形态 野凤仙花,多年生草本,高约60cm。根部发达,肉质,根茎状成圆形、椭圆形的块根。茎肉质,节处膨大,分枝,绿色带紫红色,有毛。叶互生,卵形、卵状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,长6-16cm,先端尖,基部圆形,下延,边缘有圆齿状锯齿,齿与齿间有极细的线形裂片。总状花序,腋生;花梗基部有1斜卵形苞片;萼片3,中间1片居下,囊状,特大,向后延生成弯距,黄色,两侧者小,绿色,花瓣5,黄色,上端1瓣直立,每侧之2瓣愈合为1;雄蕊5,花丝白色,花药愈合包围雌蕊之顶;雌蕊1,子房长圆柱形,5室。蒴果,角果状,长纺锤形,花期6-7月。
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:生于山林、水洼及流水边潮湿处。
资源分布:分布于东北以至江西、四川等地。
化学成分 全草含大波菊甙(cosmosiin),木犀草素7-O-葡萄糖甙(luteolin7-O-glucoside)木犀草素(luteolin),芹菜素(apigenin),金圣草(黄)素(chrysoeriol),金圣草素-7-葡萄糖甙(chrysoeriol-7-glucoside)。
性味 味苦;性寒
功能主治 解毒敛疮。主恶疮溃疡
用法用量 外用:适量,捣敷;或煎水洗。
各家论述 《陆川本草》:清凉,解毒,去腐。治恶疮溃疡。
摘录 《中华本草》